时间:2024-07-01
来源:作曲系 作者:陈国鸿
作曲系举办作曲家讲坛第94期主题讲座
时间:2024-07-01
来源:作曲系 作者:陈国鸿
2024年6月26日下午3时,作曲系“作曲家讲坛”第94期邀请到世界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美国密歇根大学作曲系教授、伦纳德·伯恩斯坦杰出大学教授、香港科技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上海纽约大学包玉刚客座教授盛宗亮先生,为我校师生带来了题为《乡气,才气和脾气——每个艺术家的起点和终点》的讲座。讲座在教学楼一层综合演播厅举行,由作曲系主任高缨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盛宗亮教授讲起了自己的成长历程,从作曲家的学习经历、创作经历和舞台实践经历等方面为出发点,对“乡气”和“才气”做出了全面且独到的解释。所谓“乡气”指的是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对民族民间音乐风格的真实体验,以及对其旋律音高与结构等特征的深度理解和运用;而所谓“才气”指的是作曲家通过对作曲技法、演奏技法等方面的刻苦钻研和长期积累,在日后的音乐创作过程中对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创作技术做到独具特色的转化和恰到好处的运用,从而使作品富有更好的音乐表现力和更深的思想内涵性。
随后,盛宗亮教授分享了自己创作的琵琶协奏曲——《南京啊南京》。作品以新疆木卡姆音乐的结构为框架,包含了“散、慢、中、快、散”五个部分;在旋律材料上融入了北方民歌、北方戏曲及江南丝竹等民族民间音乐的素材并加以变化发展;在音乐语言上时而压抑沉闷,时而紧张激烈,时而凄凉忧伤,时而充满希望,表现了二战期间侵华日军占领南京时横行霸道、滥杀无辜的血腥场面与平民百姓在日寇的铁蹄下对死亡的恐惧、对被害亲人的哀思、对敌人的仇恨和对生存希望的追求。作曲家通过这部作品中跌宕起伏的音乐语言举例说明了“脾气”的重要性,意在创作过程中如何恰当地利用自己的性格和情感来表现变化多端的音乐意境,从而使音乐的诠释能够给人予身临其境之感。
在互动环节中,同学们对琵琶协奏曲《南京啊南京》在结构旋律的设计以及创作观念等方面提出了不同角度的问题,盛宗亮教授以自己独到的见解向同学们一一做出了由浅入深且通俗易懂的回答,并在讲座即将结束时为在座师生深情演奏了自己年轻时在青海工作学习期间结合当地民歌创作的钢琴作品《我的歌》,以此展现了作曲家细腻精湛的创作和演奏手法,以及作曲家对民族民间音乐最为真挚朴素的情谊。
本次讲座既能够帮助同学们了解西方现代作曲技法与中国传统音乐的结合,也能够使同学们在创作过程中对所学知识和技法的选择与运用、以及对个人性格和情感的权衡与把握有所帮助,同时也是一次与著名国际华人作曲家交流创作心得的绝好机会,对同学们日后的学习和创作具有很深的启示意义。